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公告】全『原』就位:再上凱道,走入部落新聞稿

全『原』就位:再上道,走入部落新聞稿

是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生捍完整傳統領域」組織。自今年214日原住民族委員會公告《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後,凱達格蘭大道上的族人議劃設辦法排除私有地至今已100多天。62遭警方強勢驅離,但道族人至今仍守不撤些日子以然原民院生曾在舉辦記參與立法院行、徒步到總統府、在原民院達訴求等,東華原中心也辦過傳統領議題讀書會,但我知道,原住民族社會與凱道族人原民院生仍有很大的期待。

    段期,我也不思索,面原住民族傳統領問題,原民院能做些什?在經過幾與東華原民院各族群討論後,我們認為對處東部的我而言,面對傳統領劃設議題究是應該回到部落凝聚部落族人的音,且以推動實質自治的方向去努力。然台北,但部落卻離很近,所以,我們決定,在今日之後,我們將回到部落,與部落的族人一起推動部落的傳統領域自主宣告。

    我們與Ptasan不打散、卑南、阿美族,以及自其它院的生決定發起「全『原』就位:再上道,走入部落」行動。
們今天在228公園搭起瞭望台,過去在部落中,瞭望台是扮演著部落防衛的重要的角色,所以也有守望的意涵,這也是我們在此搭起瞭望台的原因。我們雖然無法時常與在總統府附近抗議的族人站在一起,但我們會盡我們的所能,回到部落裡面為了傳統領域議題努力,與在總統府附近抗爭的族人和部落的族人,互相守望,也守望這塊土地。

    亞泥在太魯閣族的土地上已開採了數十年,而太魯閣族的族人土地也被剝奪了數十年,這數十年來每天看著亞泥炸山,每天看著砂石車在家們口進出,每天承受住家建築物因為炸山而產生的晃動,甚至過著不斷擔心走山與山崩的生活。

    而面臨著大型飯店開發案等等的部落則早已屢見不鮮,在反美麗灣度假村運動後,至今仍有許多部落面臨著相同的問題。自由時報四月一號時報導:蓮縣政府的瑞穗開發區計畫,在瑞穗瑞祥村泉部落商取得原住民部落同意投票,因出席戶數代表未而宣告流會後現場府原住民行政代表,投票流形同「未完成部落商同意程序」,因此還會再行文部落,重跑一次公聽會、部落會議商同意投票;至於下次表部落如果是不同意,府也有案,開發積會下修199,以排除有聚落、原住民保留地及增劃編保留地。

許多的原鄉部落都位於東部,而花蓮縣政府面對開發案與部落問題時卻是這樣的態度。這要我們如何相信排除私有地的劃設辦法,不會使政府與財團在無法取得部落同意時,將開發案面積下修以排除公有地?這些事件都使得我們更加下定決心回到部落裡,與部落一同捍衛這塊土地。

    我們也再次重申我們的訴求:

一、傳統領域完整劃設。

    傳統領域不應該分公私有地,除了知情同意權外,我們認為傳統領域的劃設對於原住民轉型正義是一件非常重大的里程碑。而蔡英文總統在今年三月二十日也說過:「原住民族對傳統領域的理解,是事實的陳述,也是自然主權的概念。這是完整的空間範圍,而不是所有權的概念。從歷史正義的角度來說,傳統領域是先存在的事實,國家法律上公有、私有土地的區分,則是後面才發生的事,兩者有所區別。政府有責任帶領主流社會尊重、理解這個歷史事實。」蔡總統的意見證實了這樣的承認是有歷史意義的,我們都知道轉型正義不能做半套,那傳統領域也必須完整劃設。

二、肯認部落自主宣告。

    如果原住民族能夠透過部落會議甚至民族議會協調討論後自主宣告傳統領域,我們希望能夠具有效力,因為這也是原住民族自治很重大的展現。原基法第2條也提到了為了促進部落健全發展,部落應設部落會議,而部落會議的決議應該是具有效力的。尤其在傳統領域這樣重要的議題上更該如此,民族議會討論後自主宣告的傳統領域,也沒有理由不具有效力。

發起學生團體:學生捍衛完整傳統領域、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阿美族學生自治會、卑南族學生自治會、馬卡學生自治會、Ptasan(不打散)學生自治會、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系學會。


體聯絡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蕭竹均 0976351990  Kulas Umo 0954120575

 

 

 

 

 

瀏覽數  
  • 新增到收藏夾
  • 分享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