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第八屆人類學營「人類學與公共議題:災難中看見族群」將於5月10日開放報名



第八屆人類學營(

2011

 

 

主題:人類學與公共議題——災難中看見族群

 

  近百年來,存在於台灣的諸多族群,都曾經歷過刻骨銘心的災難。

 

    無論是來自於自然性因素(如地震、颱風、洪水……)或是人為性因素(如戰爭、流離、貧困、宗教紛爭、核災……),災難如同一面明鏡,照映出社會底部最深層的差異,並打擊最敏感脆弱的族群界線,催生出兼具毀壞性與建設性之社會動能。

 

   以研究族群文化為志業之人類學,如何正視各種災難所帶給台灣社會急速變動之特性?尤其是各種不同災難創傷,引發諸多族群社會文化問題之複雜關連?凡此皆涉及人類學「公共性」的基本問題。做為地球公民成員之一,人類學及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包括教師與學生)如何參與公共議題討論,並提出適合這塊土地且具有實踐可能的因應之道?乃是本屆人類學營所關注與探討的主題。

 

基於上述構想,今年本所規劃的第八屆人類學營,將有三項特色與目標:(1)強調人類學(及文化心理學)知識與公共議題之間的關連性。從過去十多年來,營隊講師所實際參與之田野經驗出發,探討應用人類學(公共人類學)的未來發展與定位。這方面的課程將以室內研討的形式來進行。(2)著重參與學員對於災難區域與田野現場的直接體驗,故本屆營隊特別規劃在原住民族部落及漢人社區進行四場移動式課程教學。(3)在營隊進行期間,藉由來自各地關懷不同議題之學員的密切對話,彰顯人類學及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包括教師與學生)對公共議題的關注,重新思考自身與社會的關係,使學術研究與災難現場之現實社會產生更有效的連結。

 

為達成以上的初衷構想與營隊目標,本屆人類學營將在1999921大地震主要災區之一的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召開,並與該校人類學研究所共同合辦。同時在鄰近鄉鎮當年的震災現場與原住民族部落(包括仁愛鄉法治村布農族武界部落、埔里鎮桃米社區紙教堂、守城社區噶哈巫族部落、魚池鄉日月潭伊達邵部落等)進行移動課程,以明白彰顯營隊主題。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合辦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會議日期:民國10074(週一)至77(週四)

會議地點:南投縣埔里鎮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招收對象:人類學與社會人文相關科系之研究生與大學部高年級學生(含應屆)

招收名額:錄取60

報名期間:民國100510日~24日。

報名方式:(1)一律採用網路報名。

         2請填妥報名網頁上之基本資料,附上短文一篇(1500字以內),說明您曾經參與或正在關心的公共事務或議題。

        3主辦單位經遴選後,將於65前公布錄取名單,並個別通知。

        4接獲錄取通知者,需以現金袋繳交1000元保證金,始完成報名手    

續。全程參加者悉數退還。

 

營隊策劃人:黃智慧,余安邦

    人:林音秀  TEL:(022652-3484   

E-mail: anthcamp@gate.sinica.edu.tw

瀏覽數  
  • 新增到收藏夾
  • 分享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