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國立東華大學小米園-大學裡的小米田,復興原住民技藝

 
國立東華大學小米園-大學裡的小米田復興原住民技藝                              發佈日期 : 2018-07-09
 
資料來源 : 高教創新
原文網址 : http://www.news.high.edu.tw/innovation/content.php?cid=170&did=521
2011年秋末冬初,一場校園小米運動正悄悄醞釀。這場運動,從國立東華大學布農族研究生胡克緯,向學校申請了一塊地開始,而後2012年他號召布農學生會以及東華大學師生,五月正式成立「東華小米園」,一起推動小米種植運動,將原住民部落生活、文化祭儀與農事技藝,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在校園土地上實踐。

「東華原住民民族學院」是臺灣第一所原民學院,成立的宗旨,是推動原住民的高等教育,「但我們到底要教原住民什麼呢?學什麼?」身為第一屆小米園總監,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葉秀燕不斷拋出問題。

她認為,原住民的傳統文化、祭儀與智慧,不能僅止於書本、教室裡的學習,以及學習西方主流社會的知識,而需要原住民學生透過身體親自實踐出來,從而將部落文化,再次帶回日常生活中,「東華小米園就是知識實踐的場域。」

一塊田,種下新的可能

小米,是臺灣原住民的傳統作物,更與原住民祭儀文化息息相關。以布農族傳統年曆來說,無論播種、收割,何時狩獵、何時進行打耳祭,所有的農耕禮儀及祭典都和小米有關;因此,小米不只是一種作物、傳統主食,更是原住民文化精神的象徵。

然而,隨著社會變遷,飲食漢化,多數土地改種稻米以及其他經濟作物,小米的種植面積逐年下降,伴隨小米栽種所發展的文化、祭儀與技藝也逐漸流失。「東華小米園」從種植、除疏、生產、收穫與入倉,皆向耆老請益傳統文化儀式與農耕智慧,以學習小米的完整祭典文化,及農事的生態智慧與身體技藝。

於是,學生們開始在校園拿起鋤頭墾地、播種、除草,以身體親近土地,重新喚醒對原住民文化的記憶與技藝,遠離的族群知識與原民文化,也慢慢從校園長出來。

一開始,「東華小米園」以布農族學生會成員為主,「但我們不只希望讓原住民更瞭解原住民文化,也想讓東華其他科系及多元族群的學生,對原住民文化有更多的認識,」於是不限族群、系所,只要是想認識原住民文化、對農事種植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參加,成為「小米力」。「東華小米園」於是轉化為交流學習平台,吸引著多元族群在此產生互動與對話。

動手做,激發學生潛力

雖然凝聚了許多年輕學子與社區的力量,但經費在小米園始終未獲得緩解。2012年,小米收成後需要一間小米倉,在完全沒有經費、又不懂如何興建房舍的情形下,葉秀燕不惜將父親的遺留給她的「手尾錢」全數投入,用以興建「小米集力所」,並商請南華社區的客家阿公邱琳福先生協助,帶著所有同學與老師,拌水泥、做榫接、鋸木頭,新舊世代同心齊力,共同打造校園小米的家。小米祭儀必須烹煮食物,需要增設一間廚房,於是2013年大夥利用「工作假期」又與邱阿公共同打造了「良食公社」,藉由一起做飯,鼓勵共勞共炊共食,廣邀學生以及社區藉由飲食一同來認識不同文化,藉此文化交流。葉秀燕說,「小米集力所是部落的家,也是教室,良食公社就是校園的共同廚房,我們共同學習、共享文化的場域。」

葉秀燕以行動實踐共享精神,帶動了許多人,她的家人、友人、學生、以及院所同仁共30多位,也主動加入了小額捐款及志工行列,使「小米集力所」果如其名,集結眾人之力而成。

「當你想做一件對的事情時,就會有許多人願意伸手幫助你,」這樣的信念,在葉秀燕心中種下,影響著她如何看待人生困境;她更將「小米集力所」、「良食公社」與課程連結,帶領更多學生彎腰做農,加入食農教育以及社會實踐的行列,並與其所教授的觀光、飲食等相關課程結合,舉辦各種展演、講座與文化文流活動。

但是,辦活動也需要經費。葉秀燕於是又鼓勵並陪伴學生參加各種政府計畫與競賽,如水保局的第三及第四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原民會、教育部的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及信義房屋社區計畫讓等等,2013~2014年間,學生團隊共同申請通過了百萬經費,使小米園成為一個自給自足以學生為主體的組織。

「這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訓練及動手做的成果,」葉秀燕說,因為缺乏,學生們懂得找連結、想辦法,無形中將自我潛力發揮到了極致。她看到學生們一下課就飛奔而來,不會做工的學做工,不會做農的學做農,不會寫計畫書就學著寫,內心十分感動,「大家都很辛苦,但很快樂學習著。」

掀起校園小米運動

小米感染力更捲動東華校園之外,影響了社區部落甚至其他學校。參與第三屆水保局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時,「東華小米園」特別組成了「春日阿美力」團隊,進駐花蓮縣玉里鎮織羅部落,與部落耆老、春日國小合作,共同開創「春日小米園」,大學帶小學,老人帶小孩,將小米精神推展到部落,在已有50多年沒種過小米及紅藜的部落小學裡,重新播下種子。

此外,除了東華大學,如,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的「政大小米園」,以及暨南大學原住民專班師生的「暨大小米園」,也開始透過學校和部落合作的共同學習體,發展與小米相關的生態知識、農藝技術和文化遊程。

「原來我們可以這樣學知識」、「原來我們可以這樣做社會實踐」,學生們紛紛回應。葉秀燕說,「東華小米園」讓人們知道,所謂社會實踐可以從校園開展,再走出校園,讓大學與社區和部落連結起來,共同行動,互為主體。」

「東華小米園」已邁入第7年了,集結眾人之力的小米園,成長得以更加豐富多元,如今更新增了一方苧麻園,在賴淑娟老師的帶領下,與「不打散學生會」一起換工,種植編織所需的重要植物――苧麻。「然而種植只是工具,」葉秀燕說,「主要目的是推廣原住民的文化、生態、知識、工藝、資產與價值,將原住民的技藝活化,以銜接傳統與現代的多元智識,實踐「部落有教室、教室有部落」的精神,這也是「東華小米園」把人帶回土地,彎腰學習,從土地長出文化與知識的核心價值。」

種小米,也種苧麻,萬物承受土地滋養,不分彼此,沒有獨享。「東華小米園」不只在校園中以身體力行原住民部落文化,更讓多元族群有了對話的機會,帶來彼此認同與理解,使多元族群在臺灣這片美麗的土地上,以不同姿態,共同成長。
最後更新 : 2018-08-13

 

瀏覽數  
  • 新增到收藏夾
  • 分享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